植物生理学报

期刊导读

海员心理分析与对策

来源:植物生理学报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2-05

《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》(简称MLC 2006)已于2013年8月20日生效。MLC 2006对海员的生活起居、工资待遇、职业发展和安全保障等方面提出了特定的要求和规定,提升了海员地位管理规格。但MLC 2006规范了船东和船舶管理者对海员权利的要求,对海员在航海环境中出现的心理和生理的涉及甚少。根据航海实践经验,现代海员除获得的权利外,更多的是心理和生理的疏导。海员职业环境特殊,群体在大洋航行中存在航海心理困扰的特点和疏导的需求。不同年代的海员存在不同的职业理念,影响了海员在船工作的生理情绪。

一、海员面临的心理危机

(一)角色固定化

海员在船工作期间,因职务、岗位、分工的固定化,加上“8小时工作、24小时责任”的工作性质,导致海员无论在工作期间,还是在休息期间,所扮演的角色基本一成不变。

按照心理学理论,角色的不断变化是促进人身心健康重要指标之一。如果你是一位水手长,在船自始至终被海员称为“水手长”。如此,你无法实现如同家庭中父亲、丈夫和儿子的角色。海员在船上工作时间里角色的相对固定化,容易造成海员心理活动的模式化,从而导致海员产生心理疲劳,诱发海员产生心理问题。

(二)远洋综合症

在一般情况下,海员上船的前3个月,工作积极性比较高,思想情绪比较稳定。3个月以后,有些海员从事重复性的维修保养工作,面对日复一日的蓝色海洋,再也没有浪漫的“海一样的宽大胸怀”,随之就会产生孤独感,情绪烦躁、注意力不集中、睡眠质量下降、易怒、缺乏理智等现象,这就是我们常说的“远洋综合症”。“远洋综合症”的发病程度是按照海员阶段性心理变化不同而不同。通常,海员心理情绪变化遵循如下规律:上船后,随着对工作环境、人际关系等“新鲜感”的逐步下降,对自己所扮演角色“认同感”的逐步固化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,情绪一直处于低落状态。

(三)职业发展预期化

毋庸置疑,面前海员职业发展的预期化让海员产生了不少困惑和心理矛盾。以驾驶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为例。从他们跨出大学校门走上工作岗位,10-15年内就可从一名实习生逐步晋升到船长。虽然在此期间经历了工作、培训、考证等多方历练和挑战,但相比于其他行业职业,发展的变数要小很多。海员这种“平板式”职业发展,导致海员逐步丧失了当初理想支撑起来的职业兴趣,感觉职业发展遥遥无期,加上航运公司限制海员离开船舶岗位,他们无法拓宽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,由此渐渐失去对职业、事业发展的热情,前途渺茫,从而在外部适合条件下干脆“炒公司的鱿鱼”,远走高飞,航运公司便成了其他航运职业的培训部。从目前年轻海员流失情况调查,基本上是这种预期化的职业晋升缓慢所引起的,从根本上削弱了海员对工作、生活的激情。

(四)船舶环境特殊化

受客观条件限制,狭小的生活空间、闭塞的信息来源、相对枯燥的业余生活,以及航行途中船舶摇晃振动、机械噪音、不确定的危险因素等特殊化的船舶环境,对海员的心理和生理承受能力带来了很大的挑战。尤其是集装箱船“内贸航线快节奏”,船舶靠港时间短,休息经常被工作中断,无法得到足够的休息。“澳洲航线倒季节”,上海到澳大利亚航线,在一个星期里就产生了一年四季的变化。“美洲航线倒时差”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变化的运输生产特点,极大地干扰了海员身体的“生物钟”。此外,目前中国船舶环境是单性社会,海员长期与家庭分离,缺失了亲情的抚慰。

离开了正常的社会环境,信息不畅,思维感觉慢了一拍后易被社会歧视。另外,海员极易造成心理、生理情绪偏移,这种偏差一般海员都是采取忍耐的态度,不会积极寻找舒缓的途径去解决心理和生理问题,导致无处发泄内心的喜怒哀乐,直接影响到了心理健康,也对海员在船的生活、安全带来了不稳定的因素。

(五)人际交往缺乏化

目前,船舶现代化、大型化、计算机技术化,海员的安全技能、业务技术、应急反应、体力心态等综合素质与以往相比要求越来越高。现代化的技术应用,在船人员越来越少,仅维持在20人左右甚至17-18人!船舶定员减少后,船舶维修保养工作加重了,在船期间,大家埋头苦干,只有在就餐时间海员们才聚集在餐厅中抬起头来,互相交流几句,实质性的交流很少。